发布日期:2025-04-13 12:06 点击次数:149
1. 拓普集团:Tier0.5 平台型供应商
1.1. 公司概况:专注笃行汽车行业 40 余年,9 大品类多元发展
拓普集团自 1983 年创立,总部位于中国宁波,在汽车行业中专注笃行 40 余年。集团设有动力底盘系统、饰件系统、域想智行和电驱四大事业部, 致力于汽车动力底盘系统、饰件系统、智能驾驶系统等领域的研发与制造。 集团始终坚持研发与创新,拥有支持全球项目的研发中心和装备领先的试 验中心。
产品平台化战略持续推进。据公司官网,公司已经拥有 9 大系列产品, 即汽车 NVH 减震系统、内外饰系统、轻量化车身、智能座舱部件、热管理 系统、底盘系统、空气悬架系统、智能驾驶系统、执行器。据公司 2023 年 年报披露,公司产品单车配套金额约 3 万元,且公司产品线仍具备扩大空 间。
公司 Tier0.5 级合作模式持续推进,为客户提供全产品线的同步研发及 供货服务。据公司公告,在国内市场,公司与华为-赛力斯、理想、奇瑞、 长城、小米、比亚迪、吉利等车企的合作进展迅速,单车配套金额不断提升。在国际市场,公司与美国的创新车企 A 客户以及 FORD、GM、STELLANTIS 等传统车企均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公司 IBS 项目、EPS 项目、空气悬架项目、热管理项目、智能座舱项目 分别获得一汽、吉利、华为-赛力斯、理想、比亚迪、小米、上汽、东风等 客户的订单,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业务网络全球化,产能布局持续推进中。据公司官网,全球范围内设立 50 余家子公司,包括 5 个技术研发中心及 70 多个制造工厂及多个技术支持 中心和仓储物流中心,建立了全球化的业务网络。 国内:据公司公告,根据公司新接订单情况,结合对未来新能源汽车渗 透率的预判,公司继续实施产能布局。杭州湾六期、七期及重庆工厂、湖州 工厂、安徽寿县工厂约 1100 亩工厂陆续建成投产。截至 2024 年 4 月,杭 州湾八期、九期及西安工厂、墨西哥工厂也加快规划实施。 国际:公司将加大墨西哥的投资力度,已经租赁厂房约 10 万平米,波 兰工厂也计划进一步扩大产能,以满足客户扩产的需求。
1.2. 财务分析:战略绑定优质客户,驱动业绩持续向好
下游优质客户持续放量,公司营收稳健增长。据 iFind,公司 2023 年实 现营收约 197.01 亿元,同比约+23.18%,2015~2023 年 CAGR 约为 26.49%。 2024 年 Q1~Q3 公司实现营收约 193.52 亿元,同比+36.75%。主要系公司凭 借 Tier0.5 平台型供应商的优势持续开拓客户和产品。据公司公告,公司下 游客户包括某国际著名电动车企、吉利汽车、华为、比亚迪、上汽通用、一 汽集团、蔚来、小鹏、理想、小米等国内外知名车企,相关产品也覆盖传统 燃油车和新能源电动车的众多热销车型。随着新能源电动车市场持续增长 和下游客户订单的持续放量,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呈较快增长态势。
分产品看,减震器和内饰功能件销售是公司传统核心业务,2021-2023 年占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62.86%、60.85%、58.07%。随着底 盘系统、汽车电子、热管理系统业务的持续开拓,传统核心业务占比有所下 降。
分地区看,公司海外销售收入占比 2021~2023 分别为 25.02%、29.03%、 30.82%,呈增长态势,主要销往欧美市场。 海外市场客户一般对标海外供 应商同类产品价格,而海外供应商价格相对较高,因此海外市场客户对产品 定价的接受度也较高,故汽车零部件业务海外毛利率整体高于国内。2023 年,海运运费同比下降致使部分出口产品降价,以及毛利率相对较低的内饰 功能件出口比重增加,导致海外销售毛利率有所下降。
2016-2019 年毛利率、净利率波动下行,2020 年后净利润率在 10%-12% 波动。受原材料涨价、乘用车行业需求下行影响,公司 2015 年至 2019 年 利润率水平整体下行。2020 年后,伴随营收规模扩大、议价能力有所提升, 公司净利润率基本保持在 10%-12%之间波动。2021-2023 年迎来持续修复, 主要系得益于底盘系统规模效应释放带动毛利率持续上行。 公司期间费用率稳中有降,由 2015 年的 13.92%降至 2024 年 Q1~Q3 的约 8.68%。 生产端,公司通过智能制造战略,不断提升工厂数字化水平及自动化程度,降低成本;管理端,公司采取事业部架构及标准化管理体系,实现流程 效率提升,从而降低成本。 公司归母净利润 2023 年实现约 21.51 亿元,同比约+0.27%,2015~2023 年 CAGR 约 23.06%。2024 年 Q1~Q3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约 22.34 亿元, 同比+39.89%。
2.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落地进程加速,2025 或将成为量 产元年
2.1. 企业布局加码,加速产业化落地
以特斯拉、宇树为代表的国内外企业纷纷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推动 技术进步和产业化落地。据财联社,特斯拉推出的新一代 Optimus 的灵巧 手自由度由 11 个提升到 22 个,Figure 02 上搭载的第四代机械手具备 16 自 由度,拥有与人类相当的力量,能够完成许多近似人类的工作。机器人内部 的电池组容量提高了 50%至 2.25KWh。 人形机器人正处于 0 到 1 的阶段,2025 年有望成为量产元年。据上海证券报,在 2025 年 1 月 30 日的财报电话会上,特斯拉更新了人形机器人 量产指引:2025 年目标生产 1 万台机器人,产能第一步扩至每月 1000 台, 到 2026 年每月产能达到 1 万台,2027 年每月产能达到 10 万台。据中国金 融信息网援引上海证券报 2025 年 2 月消息,Figure 计划在未来四年交付 10 万台人形机器人。远期看,据新浪科技援引快科技数据,马斯克预测未来机 器人与人类的比例可能达到 5:1,全球将有 300 亿机器人运行。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2029 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扩大 至 750 亿元,占据全球市场的 32.7%,到 2035 年有望达到 3000 亿元;全 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从 2023 年的约 21.6 亿美元提升至 2029 年的 约 324 亿美元。
参考特斯拉 Optimus,人形机器人价值量主要分布在 FSD 系统、AI 芯 片、执行器、灵巧手肢体骨骼这几个部分。据宁波市机器人行业协会的资 料: 1)FSD/AI 芯片:特斯拉核心竞争力,单机价值量约为 50000 元,成本 占比约为 26.5%; 2)旋转执行器:总成产品,将由第三方供应,包含谐波减速器(或者类谐波的新型减速器)、无框力矩电机、力矩传感器、编码器、轴承等主要 部分,成本占比约为 23%; 3)线性执行器:总成产品,将由第三方供应,包含行星滚柱丝杠、无 框力矩电机、力矩传感器、编码器、轴承等主要部分,成本占比约为 28%; 4)灵巧手:包含空心杯电机、行星齿轮箱、传感器、滚珠丝杠等,成 本占比约为 7%; 5)肢体骨骼:力学结构件,成本占比约为 13%。
第三方供应的非总成零部件中,无框力矩电机(14.84%)、行星滚柱丝 杠(14.84%)、谐波减速器(7.42%)、力矩传感器(7.42%)、编码器(4.45%)、 空心杯电机(3.82%)占比较大。
2.2. 拓普集团:前瞻储备核心技术,公司作为核心供应商或迎行 业红利
据拓普资讯,凭借在智能刹车 IBS 项目积累的各项技术能力,包括软 件、电控、驱动、电机、减速机构、传感器等,公司切入机器人电驱系统及 其他相关产品。该业务将打造拓普集团新的增长极。 公司在机器人执行器业务领域具备优势:1)具备永磁伺服电机、无框 电机等各类电机的自研能力;2)具备整合电机、减速机构、控制器的经验; 3)具备精密机械加工能力;4)具备各类研发资源及测试资源的协同能力。 据公司公告,2023 年,公司设立电驱事业部,进行机器人执行器的研 发。机器人执行器是机器人的核心部件,主要包括直线执行器和旋转执行器 两类,为模拟人类各种运动的协调性与多自由度灵活性,需要同时满足轻量 化、小型化及低功耗的技术指标,机器人执行器需要突破很多工程设计极限, 实现各类电机、减速机构、传感器、编码器、驱动器、控制器的优化集成及 通讯,因此结构复杂、技术非常密集。公司研发的机器人电驱执行器和旋转执行器,已经多次向客户送样,获得客户认可及好评,项目进展迅速。每台 机器人需要数十个运动执行器,单机价值约数万元人民币,市场空间较大。
为满足市场需求,公司 2 条电驱系统生产线于 2024 年 1 月 8 日正式投 产,年产能为 30 万套电驱执行器。新增产能也已经启动规划设计。
3. 汽车零部件:NVH 减震系统与整车声学套组国内领先, 前瞻布局智能电动汽车赛道
3.1. 基盘业务:行业地位稳固,单车 ASP 稳中有升
(1)NVH 业务(减震器产品&内饰功能件):公司传统核心业务
据QYResearch,2023年全球汽车悬挂减震器市场规模约130.9亿美元, 预计 2030 年将达到 165.4 亿美元,2024~2030 年 CAGR 约 3.6%。据 Motor Intelligence,2024 年全球内饰件市场规模约 1324.3 亿美元,预计 2029 年将 达到 1676.5 亿美元,2024~2030 年 CAGR 约 4.83%。 据公司公告,一台汽车需要配两套内饰(包含 1 套舱内饰件、1 套舱外 饰件),其中,舱内饰件包括顶棚、主地毯、衣帽架等,舱外饰件包括隔音 隔热件、行李箱隔音件等。 公司在 NVH 业务领域已具备行业领先地位,今后将持续保持竞争优势、 提升市场份额,为公司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 示,2021 年公司减震器在国内市场排名第一,在全球市场排名第二。
(2)底盘业务:公司保持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
据 Fortune BusinessInsights,2023 年全球汽车底盘市场规模约为 1476.8 亿美元,预计该市场从 2024 年的约 1616.6 亿元增长到约 2032 年的 4396.2 亿美元,2024~2032 年 CAGR 约为 13.3%。 据公司公告,对轻量化底盘系统零部件来说,一台汽车需要配一套底盘 系统模块(包含 1 套轻量化副车架、1 套轻量化悬挂系统、1 套轻合金转向节)。
据公司公告,公司在底盘系统领域布局多年,2017 年收购福多纳的副 车架业务,进一步完善了公司底盘系统产品线,形成“铝合金+高强度钢” 双重布局,协同效应显著增强。公司是全球少数具备独立研发底盘系统模块 的零部件企业,同时掌握高强度钢和轻合金核心工艺,布局锻造工艺、真空 精密压铸工艺、差压铸造工艺、挤压铸造工艺、高压压铸工艺和低压压铸工 艺等六大工艺。近年来,公司积极拓展了多家国内外优质客户的中高端车型 的底盘系统模块配套项目。 公司将把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不断完善悬架系统、副车架、转向 节等轻量化底盘系统模块产品,提高单车配套价值。公司底盘销售均价由 2021 年约 935 元提升至 2024Q1 约 1095 元,价格提升约 17.11%。
3.2. 汽车电子&热管理:汽车电子实现快速提升,热管理构筑核 心优势
(1)汽车电子:公司面向科技型企业转型而布局的未来核心业务
据 QYResearch,2023 年全球汽车线控制动市场规模约 248 亿元,预计2030 年将达到 787 亿元,2024~2030 年 CAGR 约 17.3%。2023 年全球汽车 空气悬架市场规模约 1194 亿元,预计 2030 年将达到 1988 亿元,2024~2030 年 CAGR 约 8.1%。
据公司公告,公司汽车电子产品主要包括空气悬架、智能刹车系统 IBS 和电子真空泵 EVP。公司 2007 年成立汽车电子系统事业部,2013 年完成第 一代EVP研发并小规模生产,2017年完成升级换代,进入推广和量产阶段。 公司 EVP 技术能力已经成熟,先后研发三代产品,逐步打破进口产品垄断 地位,为客户创造了价值。汽车智能刹车系统(IBS)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关 键系统。市场 IBS 系统渗透率较低,主要生产商为博世和大陆。其中 2017 年博世首先于欧洲生产智能助力器—iBooster,大陆于 2016 年在德国工厂 率先实现其智能制动系统—MKC1 量产。公司研发团队紧跟行业前沿,对 产品不断迭代并实现自主可控,经客户验证已达到业内领先水平,并获得了 多家主机厂订单,将投入批量生产。 公司将在电子真空泵和智能刹车系统的基础上,利用积累的相关技术 积极向外扩展,开发出更多符合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的电子产品,以满足国 内外整车主机厂对汽车制动系统的安全需求。公司汽车电子销售均价由 2021 年约 265 元提升至 2024Q1 约 3544 元,价格提升约 1237.36%。主要由 于汽车电子产品迭代使得价格提升。
(2)热管理:着力打造全球热管理模块行业标杆
据 QYResearch,2023 年全球热管理市场规模约 4088 亿元,预计 2030 年将达到 5324 亿元,2024~2030 年 CAGR 约 3.8%。
公司依托汽车电子领域的深厚积淀,在智能刹车系统 IBS 的技术的基 础上横向拓展开发出热管理系统,实现第一代产品的批量供货。公司的热管 理产品主要为热泵系统总成,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空调系统。公司已经研发 出第二代产品,可以提供水侧、剂侧独立的部分集成方案,也可以提供高度 集成方案,有效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产品可广泛应用在各类型客户的整车 之上。
此为报告精编节选,报告PDF原文:《拓普集团(601689)拓普集团首次覆盖深度报告:智能汽车+机器人部件双产业发展,全球化布局持续推进-甬兴证券[王琎,狄德华]-20250315【22页】》报告来源:【价值目录】网站